婚姻的跷板定律
文章分类:恋爱宝典 发布时间:2022-02-11 阅读: 1231
1. 爱情是与时俱进的,没有保鲜这回事
看到这句话你先别担心,我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一旦进人婚姻,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不会再像原本的爱情那么纯粹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了孩子之后的身份改变,爱情会被淬炼成更隽永的情意,这种情意即使我们称之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亲情”也不为过,因为这份亲情比爱情更无私,也比爱情更深厚。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两个陌生人之间撞击而生的电光石火,它虽然炙热美好,但随时会因为不爱了而使两人再度成为陌生人。
亲情则是血浓于水,骨肉相连,是即使想割却永远也割不断的情意。
所以不要害怕成为已经彼此习惯和依赖的“亲人”,因为只有这深入骨髓里的情感,才是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并且越来越有幸福滋味的基石。
我们喜欢看公园里白发苍苍、彼此搀扶的老夫妇,他们仅仅用最单纯的眼神看着对方,都能让我们涌起浓浓的羡慕,不就是因为这种离不开谁的简单幸福,才是最能直击心灵的爱情吗?
2. 每一桩婚姻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当然,每一桩婚姻都有它的独特性。就像我说的,婚姻牵涉到两个曾经独自生活二三十年的人,他们各有自己的遗传基因、人格特质以及从成长经验中建构出的价值观。
因此没有一个婚姻专家敢说婚姻一定会遵循什么制式的轨迹,或炙热的爱情能维持多长时间才开始发生质变。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婚姻的本质使然,大部分的婚姻或多或少可能会沿着一条大同小异的路径往前走,并且经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新婚燕尔到“七年之痒”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都还年轻,也许还没有孩子,或有了孩子但孩子还没有长大到让我们面临挑战的地步,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壮,还不需要我们养老送终。
所以对小夫妻两人来说,婚姻最初几年的生活,紧迫感并不强烈,所面对的也只是两人从“有距离地爱着”到“24小时贴身爱着”的磨合问题,虽然总是会有些小打小闹,但维持热恋的状态并不困难,再说,此时的女人也还是娇艳美丽、自信满满的。
因此,作为婚姻治疗师的我们,总是会建议小夫妻俩要善用这个阶段,在相对宽松的时候尽可能巩固两人的爱情基石,建立健康的相守模式,好为日后比较艰难的第二个阶段打下过硬的基础和不可避免被逐渐消磨的爱情资本。
第二个阶段:人生责任的高峰期
这个阶段可能长达十多年或二十年。此时,曾经牙牙学语的可爱孩子上学了,进入了竞争日渐激烈的人生,隨之而来的,除了自己的压力之外,孩子也给家长带来了楕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如果幸运,家长面对的挑战会少一些,如果不那么幸运,家长面对的艰困就多一些。除了养育孩子的责任之外,垂垂老矣的父母也是夹在三代之间的中壮年们无法回避的责任和压在身上的重担。因此,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人生责任的高峰期”。
处在人生责任高峰期的男人,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内创造辉煌,那么在新人辈出、后有追兵的职场激战中,攀登巅峰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而面对镜子发现皱纹、身材变形的女人,也在责任高峰期的压力下,感受到对不可预期的未来的恐慌和疲惫焦虑。
这种恐慌和疲惫焦虑的情绪尤其在必须同时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双生涯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处在这种身心压力情况下的夫妻两人,即便想好好地吃顿浪漫的晚餐都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更遑论天天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说甜言密语了。
不过,全世界的婚姻专家们都承认,在婚姻的第二个阶段里,女人是比较辛苦的一方,因为对孩子的养育照顾和承接情绪的责任,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母亲来承担的。
所以,女人在这个阶段除了比男人更辛苦之外,也比男人更瞻前顾后,因为我们会为了顾全孩子的感受而有更多的隐忍,但相对地,我们也会拿顾全孩子当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胆怯,使自己舒适圈的半径缩小,强化自己对安全感的需求。
第三个阶段:更成熟和更放松的相守关系
所幸婚姻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到下一个最美好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高堂父母可能已经超脱了人世疾苦,进入永恒,经历了风风雨雨已迈入人生中后段的夫妻俩,也在岁月的磨砺中建立了更牢固、更有安全感的相守关系。